在我離開的時候,有個朋友在臉書上寫道:「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一個朋友到美國。」

 

看起來好像又是一篇悲傷文的起頭⋯⋯呃但我今天要講的只是關於有朋友在國外待過的人,大概都會遇到的經驗。

 

住台灣的外國人很少,即使是在大城市台北,路上金髮碧眼的人類也都是來學習的大學生。

在中文嚴重主宰的這地方,每當有人說英文,瞬間就會有路人甲乙丙丁瞄向音源。

道地英文就算聽不懂也會很順耳,可是最ㄐㄅ的莫過於「中文夾英文」了。

 

如果你有朋友在美、英等將英文列為官方語言的國家留學,過個一兩年後見到那名朋友,是否發現你會開始漏聽他說的話,而且他講話突然變得莫名機車?

中夾英的說話方式,是每個留學生的通病。

大多人覺得他們在炫耀,在裝高檔,旁人聽來更感厭惡,好好的母語中文不說偏要用英文代替是吧?

只不過依照個人經驗,我想留學生不是故意秀英文,他們只是不知道那種講話方式會讓其他人產生什麼樣的觀感。

 

話說,到底為何會中文夾英文呢?

有兩種原因:一,在國外待久了大腦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個英文單詞,於是脫口而出;二,第一次被介紹某件事物時是用英文(所以第一個想到的也會是英文)。

對留學生來說,講話穿插英文詞彙其實很方便迅速,有一些英文單詞很難翻譯成中文,就像成語無法用英文精準表達一樣,這時候只好用英文才能更加完整表明意思。

 

我跟家人講話時都會攪英文在句子裡,小時候因為我媽影響,偶爾會用特定單詞,現在則是大量加入。

聽起來很ㄐㄅ是吧呵呵呵,但是我跟土生土長的台灣老朋友、老同學聊天時是完全不用英文的(專有名詞除外),一來在他們面前講英文感覺很彆扭,二來這樣繞英文還是有點沒品,三來他們根本聽不懂。

不過外語講得越多,中文就越常跳電,暑假回台我對中文詞彙的敏感度明顯一年比一年低落,講話講到一半我會突然打住,邊彈手指邊說:「那個、那個⋯⋯就是那個啊⋯⋯」直到我終於能把「那個」翻成中文。

也有的時候,我像是瞬間失去任何語言能力,既想不起英文也忘了中文,只有腦中存在畫面,我看看朋友,他看看我,我再看看他,他繼續看看我⋯⋯然後我就放棄回想了。

最慘的時刻,莫過於發現連字典都派上了用場,就像我打這篇文章一樣。

 

我只是覺得,要爽爽中夾英聊天的話,對方是要有能力可以隨你把中英句子單字全部亂攪一通都能跟上的人。

這不只是注重別人對自己的觀感,也關乎禮儀。

真的,在跟英文不熟的人面前夾雜第二外語,完全沒有必要。

arrow
arrow

    九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