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yhood

電影界最深刻、美好、平凡的時空膠囊

 

片名:《年少時代》

導演: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

上映日:2014/07/11(美國)、2014/11/14(台灣)

片長:165分鐘

演員陣容:Ellar Coltrane、Patricia Arquette、Lorelei Linklater、Ethan Hawke

作品分類:劇情

 

導演簡介:

美國獨立電影導演及編劇。知名作品包括《Waking Life》、《School of Rock》、《愛在XXXX時》三部曲⋯⋯等。

boyhood 10

主角(左)與導演(右)本人

boyhood 9

主角(左)與男配角(右)本人

關於《年少時代》:

突破電影界的紀錄的作品,花了39天拍攝,但這39天卻分散在12年!也就是說,《年少時代》是一部用12年拍攝的電影!重要角色從頭到尾全是原班人馬,這一部電影也記錄了他們12年的改變。此作在Metacritic維持100分的高分,於金球獎拿下最佳戲劇類電影獎及最佳女配角獎,並被提名六項奧斯卡,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配角。

這部電影在拍攝開始時,是沒有完整的劇本的,只有大致的劇情線和結尾。導演依照每一年的拍攝內容,編寫下一年的劇本,如此一來,他可以根據演員各自的成長與改變,來著手編劇。

 

劇情簡介:

六歲的小男孩Mason、姊姊Samantha ,以及母親Olivia住在一起,而一個12年的故事就從這說起。關於成長、關於家庭、關於感情,故事裡有很多人,重要的與不重要的,充滿愛的與無情的——這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

boyhood 7

個人評語:

電影院下架後,我才因為我媽的大力推薦而去租片來看,果不其然,真的是非常傑出的作品!光是12年這驚人的數字,就足見導演Richard Linklater的野心,但《年少時代》給人的不是波瀾壯闊的劇情或畫面,而是沈穩地訴說世界每個角落都正上演著的故事——最平凡的故事,往往帶有動人結晶。

Richard Linklater的作品往往很有深度,都在說「人」的故事,也關於「人生」。在《年少時代》裡,導演將劇情發展交由時間掌控將多年的時光化轉為流暢的三小時並在普通電影會剪掉的片段上逗留,這是他別出心裁的風格。

boyhood 4

電影開頭就告訴觀眾主角的背景,父母離婚、與母親同居,還有個很頑皮的姊姊。之後多次搬家、母親再婚兩次結果都是離婚、生父之後也結婚生了小孩⋯⋯這些都是人生之中時常經歷的。《年少時代》並不是冗長無趣的紀錄片,它講述一個平凡美國小男孩的成長故事,但那些成長,卻是我們必須歷經之事。

因為實在有太多橋段可以講,所以我就挑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情節吧。

boyhood 15

主角Mason跟姊姊Samantha監護權在媽媽那裡,於是從小就跟母親在一起。但是家中沒有可靠的男人,總是比較辛苦。於是Mason年紀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搬家到另一個地方,媽媽重新去上學想取得學位,好找個更好的工作,而她認識了一個同樣離過婚、有小孩的男人,於是兩家就在一起了。沒想到這繼父變得脾氣暴躁,有點暴力,受不了又害怕的媽媽帶著Mason和Samantha離開去投靠朋友。之後遇到另一個男人,於是又再婚,但那個繼父後來變成意志消沈的無用男,所以三人又再次離開。

反反覆覆、重蹈覆轍,讓我覺得即使是大人還是容易犯錯也會感到迷惘。在離開第一個繼父後,面對Samantha不懂大人世界的天真問題,母親淚水驟然而下。Samantha:「Why are you crying?」媽媽:「Because I don’t have all the answers.」孩子太小,太多複雜的事情不懂,就如Mason曾問媽媽是不是還愛著爸爸。這個時候大人必須獨自面對很多問題跟困難就算他們根本不知道前方有什麼。《年少時代》在這方面而言,或許只有大人們才懂。

boyhood 17

我一直覺得《年少時代》,正巧反映了我的人生。父母在幼稚園時離異,跟著媽媽的我搬過很多次家,每次搬家就像是回憶被擱置、被迫離開朋友。向自己曾住過的地方道別,那不捨小時候沒有太大感覺,但長大後會更加了解,然後更加厭惡。但,這都是沒辦法的吧。人生不會順著你的意前進。

而從前,我也不懂爸媽為什麼要分開,但我比班上任何人都早熟背「離婚」的定義。之後才漸漸了解,單親的父母要獨自背負、面對很多事情,單親的小孩我們也必須比普通家庭的小孩更懂事⋯⋯不,是在經歷這些過程之後,我們不想懂也必須懂。這就是為什麼單親小孩比較早熟、獨立、常感覺孤單,因為有些記憶被傷取代,因為了解朋友們無法了解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看到電影裡,母親在孩子面前崩潰哭泣時,我的眼眶也扛不住淚水——多少小孩,曾看過媽媽在自己面前傷心地哭?

boyhood 16

有個橋段我也特別印象深刻。Mason的生父有時假日會來帶他們出去玩,他或許沒有能力撫養姊弟倆,但卻想要成為一個很酷的老爸。有次在保齡球館,Mason太矮小無法順利投出保齡球,於是他要求使用bumpers。但老爸卻說:「You don’t want the bumpers, life doesn’t give you bumpers.」成長這事,催促不得,但很多時候我們卻被迫成長。儘管再無奈、累了會想哭,現實的殘忍總是逼迫我們改變,就算是小孩子亦是如此。成長的辭典裡沒有「順利」這類詞,因為人生不會給你bumpers,等著你慢吞吞地體悟。

boyhood 11

boyhood 3

說到人生這既簡單又令人頭暈目眩的東西,總會有種感覺伴隨,那就是「迷惘」。大人會迷網,青少年也會迷網,其實不管在人生哪個階段,都會有讓我們不知所措的時候。Mason的生父曾問過他,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學校老師也在洗黑白照片的暗房裡對他說,有太多有才華的人很努力,沒才華的人也在努力超越,但是世界很競爭,不是想做就一定能做到。所以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問題大概沒有人知道吧,越長大越能了解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悲哀。Mason熱愛攝影,但他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目標,有天賦卻看不到路。

boyhood 2

I just feel like 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I could be doing and probably want to be doing that I’m just not.”

Why aren’t you?”

I mean, I guess, it’s just being afraid of what people would think. You know, judgment.”

很小的時候,我也有很多夢想目標,信誓旦旦地相信自己未來一定全都做得到。但事實不盡然,沒法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別說什麼夢想那種太遙遠的事,就連生活裡一些小事都沒法遵守諾言。於是才發現,世界真的很殘忍啊,「夢想」這東西究竟要付出多少努力,要有多精準的天時地利人和?達不到,被別人拿來說嘴,被其他人改變很多看法,開始也在意起別人的看法了。這個時候就會感到悵然若失,這種感覺大家一定經歷過,就是那種完全不知道有什麼事可以做、該怎麼做的感覺,因為「太害怕未來」了,老實說這感受很讓人討厭。

boyhood 5

So whats the point?

Of what?

I dont know, any of this. Everything.

Everything? Whats the point? I mean, I sure as shit dont know. Neither does anybody else, okay? Were all just winging it, you know? The good news is youre feeling stuff. And youve got to hold on to that. You get older and you dont feel as much, your skin gets tough.

boyhood 14

12年看似漫長,一旦過完了,卻像閃瞬即逝的過往。《年少時代》的拍攝是場賭博,誰知道主角長大後會不會變太醜之類的?還好他在每個階段都能看、有特色,樣貌與聲音的改變也讓觀眾覺得感受光陰流逝的速度。或許上個鏡頭還有幼嫩的聲音,下個鏡頭聲線就變了;上一個鏡頭還在跟初戀卿卿我我,下一個鏡頭卻被劈腿。這是一部適合青少年以上年齡層的人觀看,特別是對於經歷過家庭或感情變故的人們。Richard Linklater針對很多其他導演不屑一顧的小情節,卻將它放進故事中,變成人人都可以被觸碰心底的電影。這是《年少時代》與眾不同的地方,這是所有人的故事。

boyhood 13

有些觀眾批評,認為用12年拍攝的電影,竟然如此瑣碎平凡,沒有任何超級大高潮。但這正是此作的迷人之處,它不是紀錄片講某個名人的傳奇故事,這只是個虛構的、平凡的、卻能碰到很多人心靈的電影。也可能有人不知道哭點在哪,沒關係,因為有些事只有真正經歷過才懂,無法明白感人和那種痛,只是缺乏過程。

boyhood 6

《年少時代》講的是人生生活,包含成長、家庭養育、和感情。隨著時間流逝,電影刻畫主角一家人的改變,要想辦到這麼自然的變化,只有導演有那個能耐放任時間操縱,才能完成。除了角色外表明顯的轉變,導演也運用一些細節標註了當下的年份背景。比如從伊拉克回來的士兵、歐巴馬正在選舉總統、排隊買《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等等,我們也發現老舊的折疊式手機變成高端的iPhone,掌上型遊戲機變成wii。我喜歡這種詮釋手法,用視覺圖像來表達故事當下的背景,像是作品中藏著無數細節等著我們去發掘。

有看過《愛在XXXX時》三部曲的人都知道這導演喜歡用長鏡頭拍攝,除此之外他的作品對白都很出色,令人回味良久。沒有什麼令人超級震撼的配樂或情節來當背景,所有台詞就像自然而然、行雲流水般吐出。強大的是,那些句子沒有經過刻意強調仔細思考卻會發現都是深具哲理的對話,就只是普通日常聊天,就這麼聊出了個驚奇的見解這樣。我非常喜歡這樣的對白,沒有英雄式強調,輕描淡寫卻讓人三思。

boyhood 18

boyhood 19

用了這麼多篇幅,但想講的感言似乎說不完吶哈哈哈,所以趕緊做個收尾吧。劇情沒話說,儘管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節,全是日常生活小事,但這些東西一點一滴被濃縮成最香濃的黑咖啡,因為人生正是由小小零碎的片段組合而成。演技同樣令人驚艷,不論是大牌的演員還是小小年紀的兩名演員,全都交出了精彩的成績單。導演Richard Linklater真的了不起,他用小細節、小事件,說出一個動人心弦的成長經歷,還大膽地任由時間恣意刻畫演員和劇情走向。看完《年少時代》,我感覺像把人生過完了一遍。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對於「時間飛逝」的感慨、恐懼、痛苦,卻也讓我嚐到時間魔法的美麗滋味。這個作品已經超越傑作了,它是個奇蹟。

boyhood 12

電影的最後,結局硬是停在人生最美好又充滿希望的18歲,Mason和大學宿舍新認識的女孩一塊坐在岩石上看峽谷風景。這時,他們發現時間跑得很快,瞬間溜去,無影無蹤。但⋯⋯

You know how everyones always saying seize the moment? I dont know, Im kind of thinking its the other way around, you know, like the moment seizes us.

Yeah, its always right now.

故事,未完待續。

boyhood 8

時間的片刻抓住了我們,永遠都是此時此刻

 

評分(滿分10分)

劇情:9

娛樂:8.5

深度:10

演技:9

 

總評分:9

個人喜愛程度:9.5

arrow
arrow

    九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